|
道家內功十二段錦 歌訣: 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微擺搖天柱。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低頭攀足頓。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河車搬運畢,想發火燒身。金塊十二段,子後午前行。勤行無間斷,萬疾化爲塵。 修煉方法: 第一段錦: 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 方法: 盤腿坐在蒲團(或大方凳或床上)上,輕閉兩眼,舌舔上齶,摒除心中雜念,調息(輕細無聲)10 分鐘。坐姿要求身體正直(脊梁挺直,腰不可軟),身不可向後倚靠。 注: 握固,氣功修煉中,手的一種姿態。握固的方法是,屈大拇指於四小指下,或以大指掐中指中節,四指齊收於手心。靜思:是靜思息慮,神不外馳。 第二段錦: 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 方法: 上下牙齒相叩作響三十六次,有固齒的功能。「昆侖」即指頭部,以兩手十指相叉,抱住後腦(此時兩手掌心緊掩耳門)。呼吸 9 次,氣息微微不使有聲(與叩齒同時做)。 第三段錦: 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 方法: 上式畢,呼吸 9 次。放下所叉之手,兩手掌掩在兩耳處,食指疊於中指之上隨即用力滑下,彈在後腦上,狀如擊鼓(即「鳴天鼓」),左右指同時彈擊 24 次。 第四段錦: 微擺搖天柱。 方法: 低頭扭頸向左右側視,肩也隨之左右搖擺,各 24 次。 注: 天柱就是後頸,頸椎統稱「天柱骨」。 第五段錦: 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方法: 以舌在口中上下左右攪動,使生津液,然後在口中鼓漱三十六次,分作三次咽下,要汩汩有聲。 注: 神水—津液;赤龍—舌。 第六段錦: 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 方法: 吸氣一口,停閉不呼出,兩手互搓至發熱,急分開摩擦背後「精門」,一面摩擦一面呼氣,反復練 26 次,做完後收手握固。 注: 精門即後腰兩邊軟處—腎腧。 第七段錦: 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 方法: 吸氣後閉氣,用意念引此氣向下行至神闕,覺神闕穴發熱後,則將氣由鼻徐徐放出,如此做21次。 注: 神闕穴即肚臍,也有泛指下丹田之意。丹田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片,一個區域。 以意引導,即心中暗想之意。初學者若是氣不會行,可用手指點在臍下,以加強條件反射,練習既久,氣自會下行。 第八段錦: 左右轆轤轉。 方法: 彎曲兩臂,先以左手連肩圓轉(用搖轆轤狀)三十六次,然後再以右手也依法行之。 第九段錦: 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 方法: 兩腳自然前伸,兩手指交叉反掌向上托。托時要用力,好似向上托舉重物一般,托後緩緩放下,收於額前,連續上托 9 次。 第十段錦: 低頭攀足頓。 方法: 兩手向前伸,握住雙足,用力扳,扳時身體向前傾,頭向下低, 12 次,做完後仍收腿盤膝而坐,收手握固。 此式抻筋拔骨,壯腰健腎。 第十一段錦: 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 方法: 舌抵上齶,閉目靜坐,待津液滿口時,再鼓漱三十六次,作六次咽下。前次一度(即第五段錦),此次兩度,所以說:「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 第十二段錦: 河車搬運畢,想發火燒身。金塊十二段。子後午前行。勤行無間斷,萬疾化爲尖第。 方法: 意念臍下丹田似有一團熱氣(初練此功時,臍下熱感不明顯,一般練功百日後,就會有明顯的感覺,這時真的産生了熱氣團,並非只是意念),將此熱氣引導下行,沖過會陰穴,過尾閭,沿後背上升腰間命門穴,再升至脊背、後腦(玉枕穴)、頭頂心(百會穴),然後順著兩太陽穴、經耳根前、面頰、降至喉頭、心窩(膻中),再下行至神闕,歸於下丹田。存想此一團熱氣如發火燒身,行至何處,熱至何處,一吸一呼,可存想熱氣從身前到身後,上升頭頂,再沿任脈降下,完成一個迴圈。這最後一式初練時,每次 5 ~ 10 分鐘,隨著功夫的逐步加深,時間自然會延長,能坐多久就坐多長,實在坐不住了,就收功,緩緩睜開雙眼,下坐,再散步幾分鐘就全部練完了。 練此功者,每月陰曆三十日晚上不要練功,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夜晚練功後如感到腹饑,應吃點東西,練功前要解大小便,練功時要解開腰帶。另外,練功後不可洗臉洗腳(可在練功前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