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舞獅 中國並不出產獅子,獅子傳入中國約在漢代。由於古俗謂獅子可驅邪避鬼,因而被祀為神獸,又能克惡魔,因此宮廟前、或欄杆、橋頭等都安置有石獅。加以獅子的圖紋在中國的民間故事傳說裡,為一種驅魔避邪、鎮宅招福的象徵,因此為借助獅子萬獸之王的威靈及驅邪招福的宗教儀式象徵行為,在台灣民間各鄉鎮城市,每逢神誕祭典或賽會,都會有舞獅的表演。 分類: 舞獅的分類,在大陸是以長江分為南北兩獅,即南方獅和北方獅,而在台灣,則以新竹分為南北兩獅,即台灣南部獅和台灣北部獅。 目前在民間所流行,或慶典上所最常見的舞獅種類,約有四種: 閉口獅:(南獅,又稱青頭獅、館獅) 即獅子的嘴巴固定不能隨意啟閉者,由於其造型與古農村飼雞的竹籠非常相似,故又有人稱為「雞籠獅」,現今一般舞獅團體,也都以「雞籠獅」或「閉口獅」來稱之。 此種獅子製作成本較低,較多人使用,豐原國中舞獅團即是「閉口獅」。豐原國中舞獅隊在張永超教練帶領下,常常在各種舞獅大賽中脫穎而出。 開口獅(北獅,又稱金獅) 獅子的嘴開很大,可以隨意啟閉,因其嘴巴係用定篩子所作成,故又稱為篩子獅,台灣北部獅屬之。 另又有屬於客家之開口獅,因其獅頭係用木頭所做成,嘴巴的形狀如四方形之木盆,故又有人稱為「盒仔獅」,或稱「客仔獅」。 廣東獅(南獅,又稱醒獅) 原稿「瑞獅」,後因「瑞」與「睡」之廣東發音相同,方改為「醒獅」,因係源於廣東,且以廣東地區最流行,故一般人皆習慣稱之「廣東獅」。 醒獅在中國嶺南民間社會裡,扮演一個歲時節俗的重要角色。 尤其廣東地方民間習俗以獅子為吉祥、避邪,所以在歲時節慶之日,一般民眾為求一年開始的好吉兆、好彩頭,通常擺設一個吉祥如意的「青陣」,讓獅子來「採青」以示平安如意和吉祥。 「青陣」是以蔬菜、桔子和紅紙包著的賞金擺設成的一個陣形,舞獅者必須以智慧和高超的舞藝,頭尾通力合作才能「破陣」採「青」。 在舞獅時把喜、怒、哀、樂、驚、疑、貪、慮等表情配合步法舞得栩栩如生;再以臂力、腰力、馬力表現獅子的剛猛威武的神態,這才是真正廣東古老傳統中的舞獅絕活 北京獅【屬於北獅】 盛行於我國長江以北地區,因其形似北京狗,故又稱為「北京獅」。以華僑地區及舞台、特技團之表演居多。 其眼睛、嘴巴、耳朵會開動。 北獅舞法的基本動作有:愕、怕、喜、爬、蹲、退、滾等,配合柔順、活潑、靈巧、神采、愉快、輕盈的步法,把獅子舞得維妙維肖。 北獅在造型上和真獅幾為相似,全身以纓毛為被,以獸毛的顏色為主,不論外形、舞形、步法和音樂節拍上的配和,都與南獅不同。 它充滿了中國北方濃厚的民情,以及柔美多采而藝術性極高的民間技術舞蹈。 表演方式: 視獅子種類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舞法。 閉口獅: 舞法因不同地區,不同教練而有很大的差異。 因大部分是延請國術師父來教練,故偏向舞獅特技的表演,技藝精巧,表演的內容主要有: 參神、四門、跨七星、踩八卦、咬青、空中舞獅……等。 開口獅: 大體以「打狗節」為主,打獅節又稱咬蝨或套頭,相傳共有十八節,依功夫深淺由一至十八,主要用在表演及拜神之用,現今流傳者,卻只剩四至五節而已,能舞弄全套者大都已作古,或皆秘而不傳。 這十八節動作的名稱是: 1.獅咬腳、2.獅咬蝨、3.睡獅、4.獅翻身、 5.踏七星、 6.踩八卦、 7.獅過橋、7. 獅、 9.救獅、10.桌上工夫、11.桌上探井、12.獅切血、 13.咬水果、14.搶金錢、15.咬青、16.獅接禮、 17.拜廟、 18.四門到底。 當獅團接受邀請或拜廟出演時,就會看場合或需要而重點式的選擇演出。 醒獅:注重步法及馬式,因此舞者多是嫻習國術的。 據說古時在廣東省的農村裡,每年除夕各農家祈願「吉祥」與「幸福」造訪,而有於家門置青的習俗。 把舞獅(瑞獅)前來食青視為「瑞氣臨門」的好兆頭,深信可得幸福與豐作,獅子食青一事便稱為「採青」。 採青又分「高音」與「地青」。 「高青」有擎天柱、上碟、上膊等三種方法。擎天柱是攀著柱子爬上採青。上碟是有兩個圓台,下面十人,正中間四人,而獅子爬登其上採青。上膊是踩在肩上採青。 「地青」又有許多種:橘子青、盤青、八卦青、七星伴月青、毒蛇青、橋頭青、蟹青…等,每一種都是獅子以功夫深邃的步法舞之,而舞者為光榮的取得紅包,更須用盡各種方法展示自己的智力與功夫。 北方獅:舞者胸部以下穿上毛茸茸的獅衣,因此舞弄途中不能換人,表演時必定是兩頭一起舞,且有一執繡球的武士當引導先鋒,無論在地上或桌上都以跳躍功夫作為向猛獅挑逗,使原本莊嚴的場面,融和為活潑的氣氛。 表演的內容,除了舞台上的踩大球是其特徵外,另有竄高、翻滾、左啃蹄、右啃蹄、洗臉、假睡、吃東西等動作,把獅子表演的活神活現。 表演特色: 舞獅,通常一組是兩人,一人握獅頭,一人披獅身,獅尾緊垂於後。 舞獅者,身著全身舞獅裝,腳發半筒套靴,靴邊上鑲鬚繩。著黑色長褲,兩邊亦加上鬚繩。身穿長袖寬鬆唐裝,雙手兩臂俱鑲上鬚繩:黑底黃鬚,十分生動。舞者兩人,一人高撐獅頭,一人罩於獅身。 另有兩人,一面擊鼓,一面敲鑼。由舞獅頭者帶引,獅子跳著獅舞,可立可臥,搖頭擺尾,忽而抓耳、騷癢、抓鬚,忽而打瞌睡想睡覺,然後又翻滾、舔毛,比真獅還動人。 在舞獅場合裡,時常出現一些帶笑佛面具,猴子或兔子面具的小人物,大都由小孩來擔任,身材矮小,動作靈活而滑稽,他們拿著芭蕉或樹枝,用各種頑皮的動作,來戲弄獅子,激怒獅子,如此不但生動活潑,噱頭百出,快樂有趣,倍增喜慶、歡樂與熱鬧的氣氛。 舞獅隊員: 多是民間社團組織,以式館為基幹。團員們平日練拳習武,有慶會便集體來舞獅。 因為舞獅的份子都曾受過嚴格的武藝訓練,個個精通武術體魄強健,所以每到獻演現場,必先進行武藝表演,團員身著武術裝扮,或打拳、或彈腿,忽而仆地滾身,忽而臨空翻跟斗,一方面賣弄武藝,一方面為舞獅做準備動作,舒展筋骨,滑碌身段。 廣東獅團基本成員介紹 在民間常見醒獅團表演,為了壯大聲勢動輒數十人的場面,是很平常的事,而以下要介紹的是表演或比賽過程當中,實際參與表演的基本成員。 單獅:獅頭手一人、獅尾手一人、鼓手一人、鑼手一人、鈸手二人。 單獅的表演主要是在表現舞獅者的精湛獅藝及獅頭手與獅尾手之間的默契,單獅的表演或比賽往往會以特技來呈現,例如梅花樁或是平樁等,更能展現單獅的超人技術與勇氣。 雙獅:獅頭手二人、獅尾手二人、鼓手一人、鑼手一人、鈸手二人。 雙獅的表演主要是看兩頭獅子之間的默契與動作的一致性,而不是各自的表演,那就並非雙獅表演的真意了。為了追求舞獅技藝的表現,現在雙獅上樁的表演也都常常可見。一場圓滿的雙獅的表演,舞疑是一場藝術的經典之作。 多頭獅:視乎下場表演獅頭數的多少,增加獅頭手與獅尾手的人數,但是後場的人數則不變。 多頭獅的表演最重要的是靠鼓聲來領導動作的一致性,舞獅者聽著鼓聲的變化而做動作的改變,八頭、十頭、十二頭舞獅的表演,更是精彩絕倫。當然有時候,獅頭手或獅尾手可做技術性的替換,後場人數亦可增加。但是一般正式的比賽是不允許在表演當中做技術性的替換,並有後場人數的限制。 舞「獅」: 獅子大略可分為獅頭、獅披(獅身)獅尾三部分: 獅頭是採雄獅的模樣,威武雄壯,代表頂天立地的氣概,尚武精神的發揚。 獅頭種類很多,從早期竹架糊紙、木材雕刻、皮革縫製、鉛皮、鋁皮打造至今日以鐵板做模,壓成塑膠獅頭,最考究的是用絲絨亮片、水鑽刺繡以及用紫銅片焊接成的獅頭,表面光亮耀目,加上手工精巧,藝術非常。 獅頭表面,凹凸分明,鼻孔高大,眼似銅鈴,長鬚、捲髮,利用圖案及卡通的方法,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藝術的風格。 表演時地: 無論迎神賽會、國家慶典,只要其中有熱鬧歡騰的民俗遊藝表演,舞獅必為重頭戲,而此種民俗體育活動,不但具有特殊民族風味,更是傳統農業社會以來宗教信仰轉化為娛樂活動的具體表徵。 而獅團每到一個廟前,都不放過任何表現的機會。四周鑼鼓、鞭炮的助威下,旌旗一揮先拜廟,接著人潮退後由其大顯身手。 與生活習俗的關聯: 在從前的農業社會,鄉民平日忙於農事,休閒之餘總想好好的娛樂一番,而舞獅就是在此需求下所蘊育而生的。 農民於農暇之時,在家前的廣場土互相習武,練習舞獅舞法,而至年節時,錐鼓喧天,鄉民趁機彼此溝通友誼,並至附近的同宗鄉鎮上耍獅,具有聯絡同宗感情的社會性功能。 舞獅三要求: 神情的表達: 對獅子的生態習性,驚疑喜怒等一切動作的模仿,都必須唯妙唯肖。 立威: 無論文、武獅,邁步不能太誇張,柔馴與勇猛,都必須表現得栩栩如生。 要柔和宗教禮儀: 中國固有文化特質,並將之表露無遺。 由以上所述,只是舞獅概況,早期舞獅除有掩護習武及娛樂作用外,另有驅逐疫鬼的意義。 但今日,除了可招來吉祥外,則全以娛樂為其主要功用,專事於節令慶典,表示歡欣鼓舞,已不再有驅鬼逐疫的意義存在了。 資料來源:摘錄自互連網,謹供參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