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廟宇通常分為三類:一是為道家的廟宇、一是為佛家的廟宇、一是為儒釋道三位一體的廟宇。這是就大體上而言,其實很多廟宇釋道兩家都混合起來,很難分辨出是那一家的。
中國自漢朝到清朝的二千年當中,各朝代的皇帝,有尊崇道教和尊崇佛教的。尊崇佛教的皇帝,有時把道教的寺院改為佛寺;而尊崇道教的皇帝,又把佛寺改為道院。經過重復多次變更,民間為避免改來改去,於是乎,把道教的神靈和佛教的神靈集中統一供奉,這樣,佛道合一的廟宇就出現了。
而本港有很多廟宇寺院,廟內既供奉佛像,又供奉道家的神像。
「眾佛堂」就是集佛家和道家各種神佛於一起的廟堂。這廟堂極為細小,只是在海旁搭起的一間鐵皮小屋。
該處從前是油麻地避風塘中的水師塘所在,水師塘即政府船舶停泊所。以前古老人家對政府船隻,一律稱為「水師船」。故稱那地方叫「水師塘」。水師塘上的船隻多由華人擔任工作,他們為確保水陸平安,很早就在「水師塘」上安奉各種神佛,作為祈禱出入平安之用。
「水師塘」填海後,該處闢為電船仔碼頭,眾街坊就把從前「水師塘」內的諸位神佛,另建小廟一座以安奉,稱之為「眾佛堂」。廟堂內供奉的神佛,數量不少,有佛教的菩薩和道教的神仙;集神佛於一堂,故稱「眾佛堂」。
|